庆祝2025年“国际中文日”系列活动暨都柏林大学中国研究院系列讲座
“国际中文日”由联合国于2010年设立,旨在弘扬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,并将中文日定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谷雨”,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历史贡献。
为庆祝“国际中文日”,都柏林大学中国研究院于2025年4月24日成功举办了专题讲座暨第58届孔子博士论坛。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比利时根特大学中国研究系讲师Mieke Matthyssen博士主讲,讲座题为《知命、改命、抗命与顺命: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的命运叙事演变》。讲座吸引了近百位来自学界和社会各界的中国文化爱好者,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。
Matthyssen博士从“命”这一中国文化核心概念切入,结合儒家思想、民间信仰及当代社会实际,通过典型谚语和现代案例深入剖析“命”在不同时期、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。她指出,“命”在中国文化中既有“天命不可违”的宿命论色彩,也蕴含“人定胜天”的主体能动性。这种张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。
通过对中国近五十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梳理,Matthyssen博士揭示了命运叙事如何随着时代变革而演进,并指出,这些变迁不仅重塑了人们对“命”的理解,也深刻影响了个体与集体对社会发展的态度与实践路径。
在互动环节,现场及线上观众积极提问,交流踊跃,现场气氛热烈。
本次讲座作为都柏林大学中国研究院和孔子学院“国际中文日”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增进中西文明互鉴、深化中文传播与文化理解。讲座结束后,都柏林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王黎明教授代表学院向Matthyssen博士颁发了荣誉证书,并赠送纪念品,以表感谢与敬意。